【中西合壁的教堂:道風山基督教叢林】
數天前阿蹟於Instagram上載以下照片並進行投票,問大家其建築物是代表佛教(或道教)抑是基督教,而拋開對了地名的認識,大部分人都認為那是屬於佛教建築。但是大家都錯了!後者才是正確答案。你們感到很詫異吧?這明明就是富有強烈佛教寶塔的建築特色,怎麼會是基督教呢?
#無玩你 #唔係佛教唔係佛教唔係佛教 #重要既野要講三次 #真係基督教既建築 #想知點解就睇落去啦
道風山基督教叢林,故名思義,就是座立了基督教建築群的一個山林,於1930年建成,現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。但當你甫入道風山,眼前的建築的確會讓你錯愕不已。整個建築群都富有傳統中國建築的風格,石圓拱門、黑瓦屋頂,紅柱白牆,霎眼看都只覺置身於中國古典園林。
那到底為甚麼會有這種奇怪的配搭?從頭說起,道風山基督教叢林的創辦人挪威籍宣教士艾香德牧師(Dr. Karl Ludvig Reichelt 1877-1953) 於1903年到中國宣教,1923年在南京建立景風山,7年後因戰亂而撤往香港,其後於沙田購地,並邀請建築師艾術華設計道風山的建築物。為了吸引佛教徒前往,向佛教徒傳播福音,拉近教會與民眾的距離,建築物拋棄西方風格,並採用中國古典元素,以減少當地人對新建築、基督教的排斥心理。而艾術華曾在中國工作,到訪不少中國的佛寺,對佛教建築進行過深入的研究,他更在1937年出版《中原佛寺圖考》,可見他對其建築設計特色十分熟悉,並能為艾香德牧師建造獨一無二的基督教「本土化」建築群。
#道風山 #道風山基督教叢林